一天,我突发奇想,和萌爸商量:我们带萌达去逛超市,告诉他,他可以买10块钱的零食,买什么都可以,然后这些零食由他自己保管,哪天想吃、每次吃多少都可以,我们只限制他不能在吃饭之前吃,剩下的都让他自己安排,怎么样?
萌爸对我表示赞成的同时,也提出了疑问。
萌爸:如果萌达很快就吃完了,怎么办?
我:那他只能下次再买了啊。
萌爸:下次是什么时候?
我:嗯...比如一个月一次?或者半个月一次?
萌爸:那这里就加上了时间的概念,萌达还不一定有这么清晰的时间概念,要怎么让他自己安排他的零食呢?
我们觉得这是个问题,但没有讨论出更好的方案,最终还是决定先试一试。
于是,我们告诉了萌达这个“令人激动”的事情,萌达充满了期待,高兴得亲亲萌爸,又亲亲我。然后,我们出发了。
到了超市,我们来到零食区,带着萌达一点一点地逛,告诉他这些都是什么东西,并告诉他每件东西的价格,大概可以买多少。有些是他吃过的,但更多是他没吃过的。10块钱,对现在来说,并不是太多,能买到的零食也不会太多,我很好奇萌达会如何选择他的零食。
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,萌达眼里放着星星的光芒,又带着些许纠结的神情。一点一点地介绍完那些零食后,我问萌达:好了,现在你可以想一想,你想买什么呢?妈妈会帮你算一下有没有超过10块钱的。萌达仔细想了想,拉着我来到了散装称重的区域。随后,萌达挑选了几颗软糖、几颗橡皮糖、几个威化饼干、两个棒棒糖。其中,棒棒糖是萌达没有吃过的。
我拿着这些一两颗的糖和饼干,在想:啊,一会儿不知道给我称重的售货员会不会很嫌弃我呢,会不会不愿意帮我称重呢?转而又觉得有些可爱,小朋友才不管买一两颗糖是什么概念呢。
选得差不多了,我们找到了售货员帮忙称重,售货员一看我手里好几种不同的糖和饼干,还要分开称重:就这么点啊?我说:嗯,小朋友选的。她看到了我身旁的小朋友,似乎笑了笑,耐心地帮我称完了手中的零食。
萌爸接过零食算了算,9.66元,选得还挺准。结了账,萌达路上就讨论起他的零食了:我回家要先吃个软糖,喔,或者先吃个棒棒糖?脸上写满了兴奋。回家后,我找了个盒子给萌达装零食,于是,他有了自己的“零食宝箱”。这件事让他兴奋了好几天,每天都要打开来看看,不时地念叨着:我有零食宝箱了!
到现在半个月过去,零食宝箱里的东西剩下不多了,但仍然出乎我的意料。我原本以为他会想着每天都吃,很快就吃完的。但实际情况是 :兴奋劲儿过后,他常常忘记了零食宝箱的存在,也就没有想起要吃零食了。我还惊讶于萌达对零食的选择。我觉得他选择了一个挺不错的方式:散装称重能够让他在有限的金额下获得更多的选择。
当时想到要做这件事,是希望给萌达更多的自由,因为平时对萌达的零食,我们是限制的(但肯定也是吃的,没有零食的童年太惨了啊)。其实我更希望萌达能从中慢慢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东西,顺便也让他体验买东西,知道10块钱是多少,也算是萌达的第一次“零用钱”了。
虽然这件事情只实施了半个月,但我觉得挺好。有时,我会问萌达:如果吃完了怎么办呢?答:再买呗~萌妈内心:……
过段时间再来个后续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