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想到真的有(二)…

这次是关于冷静的。

在众多的育儿书里(或者是我所看的育儿书里),都有提到一个词”暂停”,英文对应的词是 “time out”。大概的意思是,当小朋友发脾气或者出现哭闹等行为的时候,就把他放到房间里(或者别的地方)让他冷静一下。

我最初接触到”暂停”的时候,一直觉得这个行为很奇怪。我总觉得,当小朋友发脾气和哭闹的时候,一般是由于他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又或者是发生了什么让他觉得很伤心的事情,在这个时候,小朋友不是需要安慰或者陪伴么?如果让他到房间里哭一会,不会让他有一种”被丢弃”的感觉么?我想象过,如果是我遇到什么伤心的事情或者正在和谁发脾气呢,他说,你自己去房间哭一会吧…那我岂不是要彪…

然而,这个方法我还真尝试过。

有一次,萌达小朋友闹别扭发脾气来着,大哭,我说你自己去房间里哭一会吧。当时的我应该比较生气,语气自然不是很好(我很难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用很好的语气和他说话),也是被他哭烦了。把他抱到房间,然后出来带上门。他在里面哭的那叫一个惨啊,也知道我生气了,因为是我让他进去的,他自己也不敢出来。他哭了一会以后,我才进去找他(或者是萌达爸爸进去找他的?)。

可想而知,并没有达到让他冷静的效果,他只是更伤心了。我就对这个方法更诧异了…

最近看的《正面管教》里,也有提到”暂停”,但它强调的是”积极的暂停”。

我终于明白过来,决定再次尝试。

有一天早上,给萌达小朋友换完了纸尿裤,正准备给他穿衣服,他拿起衣服到处甩,说我不穿。我又问了一次,和他确认是不是真的不穿,他说不穿。我说好吧,妈妈肚子好饿,现在妈妈要先出去喝杯水,如果你想穿衣服的话,就等妈妈喝完水吧。然后他有点闹别扭,我没有理他,走到厨房,开始倒水。这个时候他知道我在喝完水之前真的不会再回去给他穿衣服了,他开始哭。我没有理会,坐在客厅里喝水。过了一会儿,他拿着裤子出来了,很生气的样子,把裤子摔在地上。我看了看,没有说什么。他捡起来,再次摔在地上。重复了几次之后,我问他,你很生气是吗。他说是。我拿起杯子,走到次卧,经过他身边的时候,我说,妈妈要去次卧坐一会,等你不生气了,就来次卧找妈妈,妈妈再给你穿衣服吧。然后把门关上了。

我坐在里面,我能听到他在外面仍然在摔他的裤子,但摔了几次以后,就没有了(没有了生气的对象,生气就不好玩了吧)。然后我开始想,他多久才会来找我呢?如果很久都不来找我,这个时候萌达爸爸起床了,可能要把我的计划破坏了呢…要不要去和萌达爸爸说一下呢…正在我纠结的时候(其实已经过了一会了),听到了开门声:妈妈,我好啦。然后从门缝里探出来一个小小的脑袋。我问他,你不生气了吗?可以穿衣服了吗?他说,可以了。我说,那走吧,我们去穿衣服。我牵着他,他就高高兴兴地跑去捡他丢在地上的衣服了,很配合地穿好了衣服。

还有一次,萌达小朋友洗完澡以后,给他擦干,涂润肤霜。他就是满床跑,我和他展开了战斗:抓住他不让他跑,给他涂润肤霜。有时候刚涂上,他就故意蹭到床上,心累…我有点生气,他也开始闹别扭。我平静了一会,说,你还没准备好涂润肤霜,妈妈先出去一会,等你准备好了就喊妈妈。然后他嘴里哼哼唧唧地说准备好了,现在涂。我没管他,出去了。听到他在房间里哭,哭了一会就没有再哭了。过了一会儿,他喊:妈妈,我准备好啦。和上次一样,我进去以后,比较顺利地给他涂好了润肤霜。

萌达和猫猫

“暂停”是有用的,但需要积极的暂停。从书里大概总结出几个点:

  • 暂停是为了冷静下来,生气的情况下是处理不好事情的,所以提出暂停的建议的时候,语气最好能平静一些;
  • 小朋友的暂停:让小朋友去房间待一会,可以问他是否需要陪他一起去;告诉他,等他”感觉好了”以后,我们再处理问题;
  • 大人的暂停:有时候,让小朋友去房间或者暂停的角落待一会有困难(比如小朋友很生气,说我不去),我们就可以跟小朋友说,那我去待一会,等你觉得好了以后再来找我吧;
  • 大人的暂停让小朋友知道,你们是平等的,我们都需要暂停;

摘抄一下书里对”积极的暂停”的指导原则:

  • 花时间训练;
  • 让孩子们自己布置他们的”暂停”区 – 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;
  • 事先和孩子们(或学生们)商量好一个计划;
  • 最后,要教给孩子,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,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,或做出弥补。

最初我在萌达小朋友哭的时候,生气的把他抱到房间然后带上门让他哭一会,大概是一种”消极的暂停”吧。

不仅仅是小朋友,有时候更需要冷静的,是我们自己。萌达小朋友可以很快就忘记不高兴的事情(也许大多数小朋友都这样吧),我自己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如他的。我可能会因为一个事情而生气很久,不想理他。所以在处理和萌达小朋友的冲突上,我用的比较多的是自己的暂停。

和萌达小朋友一起成长和学习,嗯。

END

- END -